標籤

Bolzano(博爾扎諾)是意大利北部,連接著瑞士和奧地利邊界的小鎮。雖然人口只有十多萬,它卻是該國數一數二的富人區,很多歐洲的富戶都喜歡在當地的山區置下別墅或小酒莊, 在 2014 年更比選為意大利生活質素最好的城市。但這些都不是重點,此次到訪主要是參觀該鎮附近,北意大利其中一個著名酒區 – Alto Adige。

由Munich到Bolzano最好的方法便是駕車,皆因可以到訪緣途風光明媚的小鎮。一位經常週遊列國的友人說,在德國租車是相當便宜的,可能是因為德國是造車的強國,供應相當充足的原故吧。在綱上訂了一駕BMW M Sport 520 X drive,包括無限里數,三日的費用都是只需要 166 歐元,相比其後在奧地利,隨便的租一駕七人旅行車都要170歐元一日,實在相當超值。但切記還車地點一定要在德國境內,否則便要額外支付 150 歐元的跨境費。

歐洲有很多收費公路,所以一定要預備一些現金,或在油站預先購買通行証。由Munich到Bolzano 需要三個多小時的車程,途經奧地利小鎮Innsbruck。此鎮距離國際馳名水晶工藝品牌Swarovski 位於 Watten的總行只有 十三公里, 如果是該品牌的粉絲的話,可乘交通工具來往。雖然同行的友人有意一訪,但本人對水晶不感興趣,再者到步已過中午,肚子正在投訴,所以便行使了"司機是我"這特權,不去。

無視該友人的黑口黑面,用最快的速度找到了一所外表跟內在都相當古舊,名叫 Ottoburg的餐廳坐下,叫酒叫菜。當初對這間餐廳的背景聞所未聞,皆因找不到WiFi ,而且亦不便向"那"友人借,但過後卻發現這店大有來頭。它在 1180 年所興建,曾一度是神聖羅馬帝國的國王 Maximilian I 的城堡, 而該店應便是該城堡的外牆部分。店內的裝橫十分古典,有著歐洲中世紀的味道。雖然已經過相當的粉飾和為修,高低不平的木板地,舊護城牆的破洞,歷史的痕跡仍然隨處可見。菜式方面以傳統的奧地利菜為主,眾人點了燉牛肉(Goulash源自匈牙利但奧地利也有其獨門秘方) 、燉鹿肉、傳統豬肉腸、炸肉餅(Schnitzel)和本地河鮮。各款菜式都相當有水準,尤其是那燉鹿肉,肉質柔嫩且味道濃郁,加上伴碟的酸果醬和煎薯餅,再配而一瓶本地紅酒(以 Lagrein, Cabernet Sauvignon 和 Zeigelt 三款葡萄混釀以成),連原本黑面的那人也漸露笑容。

午飯過後,在大街上隨處逛逛,散一散醉意,便繼續上路。

由A點到B點,最快是行直線,而奧地利的高速公路(autobahn)能給予你無限速直線衝刺,享受一下某港官所講,讓軀體和靈魂出走的快感。但直線疾走對一個剛剛飲飽食醉的司機來說,是有相當的催眠作用,而迂回曲折的山路不單會令精神為之一震,更可以欣賞到不同的景致。所以當乘客門都飯氣攻心,昏昏欲睡之際,我在道航系統上改一改了路線,行山路。

DSC_3401

Bolzano 位於山腳下,所以如果不行高速公路而走山路的話就能欣賞到白雪蓋頂的巍峨高山、陽光照耀下樹葉反射的不同颜色、葡萄園和河流互相輝影的宜人景致。好天的話更能看到雄偉壯觀的 Dolomites 山脈。這些美好的事物, 如抱著"行快啲"、"去多兩個景點影相"、"去埋睇個手袋"的心情,便會一一錯過。美,是要在慢、靜和定的狀態下才能細味。

DSC_3322

到達酒店已是五時,放下行李便駕車前往市中心。Bolzano 是一個古老小鎮,街道很多都是單向行車,而且每日有些時段是禁止行車的,所以最好在市中心外圍泊車,然後步行。市中心內的小巷佈滿著不同的小商店和餐廳,街道相當整齊清潔,不像其他意大利城市,而外觀上似德國多些。這裏當地人的溝通以德語為主,但都能說意大利和法語,英文水平亦比其他歐洲城市高,在餐廳點菜也不須指手畫腳地解釋一番。食物有很濃的意大利色彩,質素亦是這次旅程中最好。

20180907_170223.jpg

傍晚五時左右,街上的店鋪已關門,只剩下一位在街頭用小提琴獻奏的一位女仕 。琴聲優美典雅,餘音繚繞,與周遭的歐陸式古老建築絕無違和感。如換上東北大媽,用擴音機唱紅歌的話,恐怕我會失控地一個酒樽掟過去。

 

到了這間位於舊城區,由酒店經理推介,名為FranzikanerStuben 的餐廳。叫了一大盤用本地野豬所做的火腿,配以以本地果子所做的醬料,火腿的咸味恰巧被果醬的酸甜味中和,相當好食。印象最深刻的是一碟八爪魚、菠菜苗和薯蓉的沙律,配以本地蜂蜜所做的醬汁,將八爪魚的鮮味帶出來。叫了一款本地出產的 Lagrein Riserva。此酒味道相當濃郁, 以前試過的 Lagrein都以清新的果味和有力的果酸見稱,這瓶 Lagrein 卻有著沉厚的水果和香料味道,單靈有力,非常好喝,心裏邊想着明天一定要到訪本地的酒莊,試多一些不同的 Lagrein 。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