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out

Vinoeamigos 好酒好友

Vinoeamigos 好酒好友

Category Archives: Wine and Travel

奧地利吃喝玩樂之旅 – Alto Adige篇

10 星期一 九月 2018

Posted by vinoeamigos in Wine and Travel

≈ 發表留言

標籤

#aloislaegeder, #wine #travel #italy #tyrol #altoadige #bolzano #food #drink

DSC_3380下榻的酒店位於Bolzano 市中心大約十分鐘車程。跟一般歐洲的酒店一樣,房間面積小,冷氣欠奉,設備簡單。幸好,白天的時間都在外,而晚上吹來的山風亦相當涼快,望著天上的星星,喝著冰涼啤酒,感覺相當不錯。加上店員相當友善,房間包早餐和每人一張旅客通行證,能免費享用市內的公共交通、登山纜車和博物館,十分超值。區內有不小景點和古代建築,值得推界的是那個千年冰人博物館,是該區的重要歷史文化遺產。

最接近Bolzano 市中心的酒區便是 Alto Adige。它是意大利最北的酒區,早前品嘗過當地的數款紅、白酒,雖然該區只獲得意大利酒區評級制度的第二級DOC的級別,但酒質卻普遍相當高,多名國際酒會評人亦表示該區應獲最高的DOCG 評級。當然,品酒不能人云亦云,如要找一間能夠代表Alto Adige品質的酒DSC_3269莊,那麼非要到訪Alois Lageder不可。成立於 1823 年,它是區來最早一批採用全天然的生物動力種植法釀酒的酒莊,在國際上亦享負盛名,其出品大部分來自自家 50公頃的葡萄園。現任莊主在他的父親去世後接管酒莊,他當時只有十二歲,幸好家庭成員眾多,在其他長輩的帶領和指導下,酒莊業務蒸蒸日上,而且仍然由家族管理。

DSC_3290
DSC_3291
DSC_3292
DSC_3293

在酒店駕車到酒莊大概要十五分鐘,而接待處並不是在葡萄園裏,而是坐落於山腳下一條名為 Magrè小村莊內。村內佈滿大樹和古舊的小屋,遠處響起教堂的鐘聲奏出一首 How great thou art,襯托著村中廣場的小溪轉來的流水聲,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契合,感覺非常恬靜,非常治癒。該莊的品酒室叫作 Paradeis(天堂),這優美的環境加上美酒,雖然未必是天堂,但都算是一片能令人忘憂尋醉的樂土。

DSC_3275
DSC_3278
DSC_3279
DSC_3277

Alto Adige 曾是奧地利的領土,因其獨特的歷史背景,所種植的葡萄品種如Riesling, Lagrein, Silvaner 等在其他意大利酒區很少能見到。除了這些獨特的本地品種外,Chardonnay、Pinot Noir 、Cabernet Sauvignon 等這些國際品種亦十分常見。而當地造得相當出色的而又世界聞名的,就是 Pinot Grigio。佔當地葡萄產量的兩成,它擁有檸檬 、桃子、蜂蜜和杏仁的味道,而 Alois Lageder 的更帶有一股咸金吉的味道,相當特別。它的 Chardonnay 果味清新,以白桃和花香加上一絲礦物味,容易入口。但最特別的是它那款以 Viognier、 Petit Manseng、Chenin Blanc 、Roussanne 、和 Marsanne混釀的白酒。味道十分濃厚,多種香料、橙皮和青蘋果的氣息。

紅酒方面,Pinot Noir 相當不錯,皆因當地夏季白天溫度頗高,但晚上被山上流下來的凍空氣冷卻,令葡萄的酸性得以保留,平均着酒身的豐厚和濃烈的果味,單靈成熟之餘,亦不會過度苦澀。與莊內的侍酒師閒談間提及到這次的旅程是要到奧地利的酒會作評審,她隨即倒了一杯不知名的紅酒給我。心想她是不是想"挑機"?試一試我的盲評功力?嗅一嗅,發覺這味道似曾相識,紅果加上點黑果醬的味道,多種黑色香料:丁香、八角和黑胡椒,皮革和可可豆。單靈強勁有力,而且酸性相當高。有點像以往幾天不停喝的那款,但這款試得出是已陳年了一段時間,而且餘味綿長。「Lagrein! 」答案衝口以出,她隨即點頭,說「這是 Lindenburg Lagrein, 是Riserva 級別,亦是本莊的旗艦酒。」這瓶是這次旅途中最好喝的酒。

DSC_3283
DSC_3285
DSC_3284

到了午飯時間,眾人決定在酒莊的餐廳用膳。菜單非常特別,沒有大魚大肉,有的卻是酒莊自家種植的有機蔬菜。雖然我是無肉不歡的人,但食一餐半餐素亦無妨,以食物質素十分高,清淡但味道鮮美。酒單常全是剛才試過的酒,而這些有歷史的酒莊一定有些舊酒真藏,問一問侍酒師,她便帶我到莊內的地下酒窖。花了數分鐘,給我發現了剛才試過的那款 Lagrein, 但是年份更舊,沒問價錢,想也不想,大聲說「我要這瓶!」。

廣告

奧地利吃喝玩樂之旅 – Bolzano(博爾扎諾)篇

07 星期五 九月 2018

Posted by vinoeamigos in Wine and Travel

≈ 發表留言

標籤

#wine #travel #italy #tyrol #altoadige #bolzano #food #drink

DSC_3383
DSC_3302
DSC_3390
DSC_3321

Bolzano(博爾扎諾)是意大利北部,連接著瑞士和奧地利邊界的小鎮。雖然人口只有十多萬,它卻是該國數一數二的富人區,很多歐洲的富戶都喜歡在當地的山區置下別墅或小酒莊, 在 2014 年更比選為意大利生活質素最好的城市。但這些都不是重點,此次到訪主要是參觀該鎮附近,北意大利其中一個著名酒區 – Alto Adige。

由Munich到Bolzano最好的方法便是駕車,皆因可以到訪緣途風光明媚的小鎮。一位經常週遊列國的友人說,在德國租車是相當便宜的,可能是因為德國是造車的強國,供應相當充足的原故吧。在綱上訂了一駕BMW M Sport 520 X drive,包括無限里數,三日的費用都是只需要 166 歐元,相比其後在奧地利,隨便的租一駕七人旅行車都要170歐元一日,實在相當超值。但切記還車地點一定要在德國境內,否則便要額外支付 150 歐元的跨境費。

歐洲有很多收費公路,所以一定要預備一些現金,或在油站預先購買通行証。由Munich到Bolzano 需要三個多小時的車程,途經奧地利小鎮Innsbruck。此鎮距離國際馳名水晶工藝品牌Swarovski 位於 Watten的總行只有 十三公里, 如果是該品牌的粉絲的話,可乘交通工具來往。雖然同行的友人有意一訪,但本人對水晶不感興趣,再者到步已過中午,肚子正在投訴,所以便行使了"司機是我"這特權,不去。

無視該友人的黑口黑面,用最快的速度找到了一所外表跟內在都相當古舊,名叫 Ottoburg的餐廳坐下,叫酒叫菜。當初對這間餐廳的背景聞所未聞,皆因找不到WiFi ,而且亦不便向"那"友人借,但過後卻發現這店大有來頭。它在 1180 年所興建,曾一度是神聖羅馬帝國的國王 Maximilian I 的城堡, 而該店應便是該城堡的外牆部分。店內的裝橫十分古典,有著歐洲中世紀的味道。雖然已經過相當的粉飾和為修,高低不平的木板地,舊護城牆的破洞,歷史的痕跡仍然隨處可見。菜式方面以傳統的奧地利菜為主,眾人點了燉牛肉(Goulash源自匈牙利但奧地利也有其獨門秘方) 、燉鹿肉、傳統豬肉腸、炸肉餅(Schnitzel)和本地河鮮。各款菜式都相當有水準,尤其是那燉鹿肉,肉質柔嫩且味道濃郁,加上伴碟的酸果醬和煎薯餅,再配而一瓶本地紅酒(以 Lagrein, Cabernet Sauvignon 和 Zeigelt 三款葡萄混釀以成),連原本黑面的那人也漸露笑容。

DSC_3221
DSC_3219
DSC_3218
DSC_3215

午飯過後,在大街上隨處逛逛,散一散醉意,便繼續上路。

由A點到B點,最快是行直線,而奧地利的高速公路(autobahn)能給予你無限速直線衝刺,享受一下某港官所講,讓軀體和靈魂出走的快感。但直線疾走對一個剛剛飲飽食醉的司機來說,是有相當的催眠作用,而迂回曲折的山路不單會令精神為之一震,更可以欣賞到不同的景致。所以當乘客門都飯氣攻心,昏昏欲睡之際,我在道航系統上改一改了路線,行山路。

DSC_3401

Bolzano 位於山腳下,所以如果不行高速公路而走山路的話就能欣賞到白雪蓋頂的巍峨高山、陽光照耀下樹葉反射的不同颜色、葡萄園和河流互相輝影的宜人景致。好天的話更能看到雄偉壯觀的 Dolomites 山脈。這些美好的事物, 如抱著"行快啲"、"去多兩個景點影相"、"去埋睇個手袋"的心情,便會一一錯過。美,是要在慢、靜和定的狀態下才能細味。

DSC_3322

到達酒店已是五時,放下行李便駕車前往市中心。Bolzano 是一個古老小鎮,街道很多都是單向行車,而且每日有些時段是禁止行車的,所以最好在市中心外圍泊車,然後步行。市中心內的小巷佈滿著不同的小商店和餐廳,街道相當整齊清潔,不像其他意大利城市,而外觀上似德國多些。這裏當地人的溝通以德語為主,但都能說意大利和法語,英文水平亦比其他歐洲城市高,在餐廳點菜也不須指手畫腳地解釋一番。食物有很濃的意大利色彩,質素亦是這次旅程中最好。

20180907_170223.jpg

傍晚五時左右,街上的店鋪已關門,只剩下一位在街頭用小提琴獻奏的一位女仕 。琴聲優美典雅,餘音繚繞,與周遭的歐陸式古老建築絕無違和感。如換上東北大媽,用擴音機唱紅歌的話,恐怕我會失控地一個酒樽掟過去。

DSC_3349
DSC_3252
DSC_3354
DSC_3356

 

到了這間位於舊城區,由酒店經理推介,名為FranzikanerStuben 的餐廳。叫了一大盤用本地野豬所做的火腿,配以以本地果子所做的醬料,火腿的咸味恰巧被果醬的酸甜味中和,相當好食。印象最深刻的是一碟八爪魚、菠菜苗和薯蓉的沙律,配以本地蜂蜜所做的醬汁,將八爪魚的鮮味帶出來。叫了一款本地出產的 Lagrein Riserva。此酒味道相當濃郁, 以前試過的 Lagrein都以清新的果味和有力的果酸見稱,這瓶 Lagrein 卻有著沉厚的水果和香料味道,單靈有力,非常好喝,心裏邊想着明天一定要到訪本地的酒莊,試多一些不同的 Lagrein 。

 

奧地利吃喝玩樂之旅 – 慕尼黑篇

04 星期二 九月 2018

Posted by vinoeamigos in Wine and Travel

≈ 發表留言

標籤

#travel #munchen #germany #beer #pigtrotter #food #wine

很多謝各位有留意本專欄的讀者,有幸能在這裏分享酒海旅途的點滴、心得和趣聞實在是一件賞心樂事。除了本專欄外,敬請大家支持 Vinoeamigos 好酒好友的 Podcast 。內有大量高汁、含金量高、含成人提材的酒評。正所謂識聽,一定聽 Vinoeamigos 。以下一連三篇跟大家分享本人上年在奧地利的葡萄酒大賽(Austrian Wine Competition)中擔任評委和旅遊的經歷。

由墨爾本出發,在星加坡轉機,最後到達德國慕尼黑國際機場,接近三十小時的航程,幾乎沒有睡過,全程看電影,抵步後有點腳步浮浮。拿了行李後便隨便在機場大堂的咖啡店,叫了杯咖啡和Pretzel, 等待隨行的友人到步。這杯咖啡味道一般,相比墨爾本的高水準咖啡有一段距離,而價錢一點也不便宜,要兩塊半歐元。一杯本地啤酒只是兩歐元,如不是精神不振,我一定會學當地人一般,喝啤酒,食 Pretzel和大肉腸做早餐。

到達入住的酒店後已差不多是午飯時間,休息一會後,眾人便步行到市中心"搵食"。其中一位隨行的友人說來到德國一定要食著名的德國豬手。一行四人便在街上到處逛逛,隨便找間像樣的,有英文菜單,而菜單上有豬手的餐廳用膳。行了不久便找到這間乎合以上條件,餐室內的裝橫古典,沒有遊客,名叫DSC_3194Hochreiter Steirer am Markt 的餐廳用午膳。在德國,啤酒比水便宜,就像中國人的例湯一樣,在餸菜未到之際,先來幾杯。豬手煮得不過不失,肉汁鮮美,豬皮亦焗得相當香脆,只是肉質不夠鬆化。但啤酒實在相當不錯,而且五百亳升都不需四歐元,眾人喝得相當痛快。

午飯後,帶著微醉的身體,在附近的市集和市中心逛逛,發現亞洲遊客不多,與米蘭和巴黎這些大城市十分不同,大型百貨公司內

亦未有講普通話的接待員,銀聯的商標亦未普及,相當與世無爭。當然,小接觸中國人,難免在待客態度上小了點殷勤和笑容,但亦未遇到上年在法國里昂Paul Bocuse 和其他餐廳西口西面的待遇。

邊行邊看,發現了一所很特別的麵包店,它的包不是焗的,是用油炸的,就像廣東的油炸鬼(油條)或 Donut 一樣,在外面灑上沙糖。有一位剛路過的老婆婆用簡單的英語解釋,這是慕尼黑傳統包點叫做 Schmalznudeln 而這店 Cafe Frilehhut 是相當有名的。既然來到,不妨試試吧。

DSC_3171

走進店內,每張檯都已坐滿了人,為有站著等待一下。餐廳內的空間不多,只能在檯和匆忙的待應生之間左閃右避,有點像香港以前在茶樓等位一樣。坐下後,點了咖啡和幾款Schmalznudeln。包子炸得十分鬆脆亦不油膩,而且香味十足,但味道卻十分普通。值得一試,但不需回味。

DSC_3158

晚飯時間到了,但午飯的那隻豬手還未完全消化,所以各人都只是在麵包店買了些包,而我就在超市內買飲品。五百毫升的啤酒只需一歐元,比香港屈人寺礦泉水還便宜,正所謂 “Save water, drink more beer",水資源是很寶貴的,還是飲啤酒吧。

 

燒銀紙

24 星期五 八月 2018

Posted by vinoeamigos in Wine and Travel

≈ 發表留言

標籤

#wine #hongkong #auction #letemburn #money #redwine #whitewine

豪買而又不需自己埋單是甚麼感覺?

 

HK Catalogs
Acker Paddle 829
HK Glasses Table Grissini
JK Grissini

話說有一年帶着一家大小,八月大熱天時回港旅行。帶着兩個小孩,一個還要手抱,每日重複的起身、出街、陪親戚食飯、返屋企、同小朋友沖涼瞓覺。日日都熱到半死,正如一位朋友所說,這不是旅行,只是換過地方湊仔。
正當湊仔湊到燥底,悶到發癫之時,有一位朋友委託我為他完成一個不正常任務。這為朋友E 君,是國內一位億萬富豪的私人酒窖顧問,而這位富豪在澳洲有酒莊投資項目,在國內亦有經營葡萄酒批發生意,但對酒,應該識條鐵。如果不是又怎會花七位數字年薪,請個茂利回來管理酒窖。不過,有錢就可以做些好愚蠢,但又好令人羨慕的事情。E君曾說他為這位富豪一連數天,豪花六百萬港幣在葡萄酒拍賣會上投標,而他從來不知道自己投了甚麼酒。是不是很痴線,很令人響往呢。

E 君:「可不可以幫我一個忙?明天到拍賣會上幫我老細投些酒回來。」
我:「吓?投甚麼酒?」
E 君:「甚麼都可以,無指定要求,如果有的話,投些1961年的,他是該年出生的。」
我:「那我可以用幾多錢?」
E 君:「無特定上限,不要太過分就可以了。」
好玄,無上限又要不過分,但感覺非常刺激,所以一口答應了。

當日,熱到跳舞,而又無帶西裝回港,所以只是穿了一件好樣點的 Polo Shirt 和一對新買的波鞋。膽粗粗的,踏進灣仔會展Grand Hyatt 酒店的 Grissini 餐廳內。這次的拍賣會是美國 老牌酒行 Acker Merrall and Condit 舉辦 。香港葡萄酒拍賣市場在 2008 年後迅速增長,而 Acker 亦在同年打入香港,現已是世界上最大的拍賣行。香港的拍賣市場在短短幾年間已越過英美市場拍賣量的總和,數字全無水份,這才是老老實實的超英趕美。這要多得唐唐的英明,是政府多年來少數的德政。某程度上,亦要多得一些如E君那位老闆般的北方億萬富豪,有鋪喜歡燒住銀紙先睡得好的病態。

「林生你好,這個是你的號碼,拍賣會快要開始,請隨便坐。」工作人員給了我一個有號碼的牌和一本字典般厚,印刷相當精美的目錄,內裏列出這次拍賣會的所有葡萄酒,其估價和出處,中英對照,當中的資料和評論寫得相當有水準,值得收藏。

會場內已坐滿不小人,有身光頸靚的富二代 、有穿Polo Shirt 加西褲皮鞋金勞的土豪、一些本地拆家酒商和一件蛋散,即是我。但亮點是一衆拍賣行的工作人員,全女班。除了台上的男性拍賣官,她們的製服都離不開三款:短裙、Deep V 和高叉。風騷的洋妞和一衆超短裙濃妝小姐, 捧著一瓶又一瓶的大碼香檳穿梭土豪之間,有講有笑,攬頭攬頸,嘻嘻哈哈。這裏,似夜場多過似拍賣場。

而我這件孤毒的蛋散,坐在一角,無人理會。悶悶地,出去拿食物,自己揾酒飲。Grand Hyatt 貴為五星酒店,食物有一定的質素,雖是自助餐,但絕對不是豉油皇抄麵和老老土土的燒牛肉那種。意大利式的番茄配水牛芝士、一片片即叫即切的 Parma Ham 和 seafood linguini 。這一頓,是該次回港食得最好,最舒服的一餐。酒都是陳年 Bordeaux 和新出的 Burgundy 紅白酒,自斟自飲,享受在這樣的放題中放縱自己。

正在旁若無人地大吃大喝之際,拍賣開始了。這現場拍賣的模式,就像電視看到那些地產霸權舉牌投地一樣,分别在於我可以一邊放題一邊投,他們不可以。葡萄酒拍賣,我試過,真係試過。在澳洲的綱上拍賣會中,一元又一元的投,每分鐘到四五六元上落。但這裏,舉一舉牌便幾千或幾萬上落。有無壓力? 無,一點都没有。因為錢都不是我的。酒是一組一組投的,一組裏面可以有不同數量或大小容量的酒。

因為没有特定要投的酒,而我又掛住食,沒有理會現場的情況。真至一組擁有一瓶1.5公升的 1961 年 Bordeaux 五大酒莊之一的 Chateau Haut Brion 登場。記得E君説過他的富豪老闆是該年出生的。好,就用你的錢投這瓶給你。

拍賣行的估值為四至五萬六千元。上網查一查價錢,同年份同大小的價錢低一成。因為拍賣行會對賣家和酒 做鑑證,減少買家的風險,所以價錢會貴一點。一起價便是三萬。等了一會,有位土豪出手了。三萬五,老外拍賣官用他不咸不淡的廣東話說:「買啦,好抵呀!」。然後又一位年輕人出手,升到四萬。
然後老外又話好抵好抵。土豪再出手,四萬五。等了一會,無人出手,拍賣官將每手又五千減至二千。機會來了,等拍賣官拍了二次板,將要拍第三次時,我慢慢的舉牌,四萬七。土豪似乎不甘示弱,隨即加碼,四萬九。我向他一望,眼前的他可能是一個白手興家,坐擁千萬的成功商人,但我是有個億萬富豪同我埋單的蛋散人。你每一舉都入肉,我每一舉是富豪入肉,你贏的機會是零。再舉,五萬一。差不多已到估價的高位。 我想土豪一定不會罷休,不出我料,五萬三。

他十分執著,可能也是該年出生的,你今天輸,只怪你生不逢時。現在全場的目光都在我身上,一拍賣官也望著我,示意我還去不去。我牌也不舉,向他點了一下頭。五萬五。土豪跟友人耳語一番,搖了搖頭,望著我拍了兩下手掌,有風度。我也向他舉一舉杯回禮。拍賣官亦識做,迅速的拍板,成交。Deep V 洋女給我一個微笑,一句 Congratulations 和倒了一杯 Vintage Lanson 香檳。

往後也投了一些 61 年的 Barolo 和 Dom Ruinart Vintage Champagne 。四十幾年的酒還飲得嗎?我懶知,埋單的不是我,飲的也不會是我。玩了三個小時,是時候回家交人了。兩手空空的入去,燒了四十多萬人家的錢,仍然是兩手空空的出去。雖然食飽飲醉,但感覺十分空虛,全無得着。

回到家,叫了些外賣,喝着啤酒,看著仔女玩到身水身汗,感覺很實在,很滿足。令我記起澳洲葡萄酒之父James Busby寫過的一句説話,大概是,在自家的果園內,與親朋聚首,喝着自家的葡萄酒,看着小孩嬉戲,如果這人不覺得快樂的話,這人不配有快樂,因他不知快樂為何物。

圖片

A year of wine, dine and running around @ WE Magazine Vol 35 – Jan/Feb 2017

24 星期一 四月 2017

Posted by vinoeamigos | Filed under Wine and Travel

≈ 發表留言

近期文章

  • 奧地利吃喝玩樂之旅 – Vienna最終篇
  • 奧地利吃喝玩樂之旅 – Salzburg篇
  • 奧地利吃喝玩樂之旅 – Alto Adige篇
  • 奧地利吃喝玩樂之旅 – Bolzano(博爾扎諾)篇
  • 奧地利吃喝玩樂之旅 – 慕尼黑篇

近期迴響

文章存檔

  • 2019 年 二月
  • 2018 年 十月
  • 2018 年 九月
  • 2018 年 八月
  • 2017 年 四月
  • 2017 年 二月
  • 2016 年 八月
  • 2016 年 七月
  • 2015 年 八月

分類

  • Australian Wine
  • Boutique Winery
  • Uncategorized
  • Wine and Travel
  • Wine Reviews

其它

  • 註冊
  • 登入
  • 訂閱網站內容的資訊提供
  • 訂閱留言的資訊提供
  • WordPress.com

近期文章

  • 奧地利吃喝玩樂之旅 – Vienna最終篇
  • 奧地利吃喝玩樂之旅 – Salzburg篇
  • 奧地利吃喝玩樂之旅 – Alto Adige篇
  • 奧地利吃喝玩樂之旅 – Bolzano(博爾扎諾)篇
  • 奧地利吃喝玩樂之旅 – 慕尼黑篇

近期迴響

文章存檔

  • 2019 年 二月
  • 2018 年 十月
  • 2018 年 九月
  • 2018 年 八月
  • 2017 年 四月
  • 2017 年 二月
  • 2016 年 八月
  • 2016 年 七月
  • 2015 年 八月

分類

  • Australian Wine
  • Boutique Winery
  • Uncategorized
  • Wine and Travel
  • Wine Reviews

其它

  • 註冊
  • 登入
  • 訂閱網站內容的資訊提供
  • 訂閱留言的資訊提供
  • WordPress.com

在WordPress.com寫網誌.

隱私權與 Cookie:此網站可使用 Cookie。繼續使用此網站即表示你同意使用 Cookie。
若要瞭解更多資訊,包括如何控制 Cookie,請參閱此處: Cookie 政策
  • 追蹤 已追蹤
    • Vinoeamigos 好酒好友
    • 已經有 WordPress.com 帳號了?立即登入。
    • Vinoeamigos 好酒好友
    • 自訂
    • 追蹤 已追蹤
    • 註冊
    • 登入
    • 回報此內容
    • 在讀取器中檢視網站
    • 管理訂閱
    • 收合此列
 

載入迴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