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謝各位有留意本專欄的讀者,有幸能在這裏分享酒海旅途的點滴、心得和趣聞實在是一件賞心樂事。除了本專欄外,敬請大家支持 Vinoeamigos 好酒好友的 Podcast 。內有大量高汁、含金量高、含成人提材的酒評。正所謂識聽,一定聽 Vinoeamigos 。以下一連三篇跟大家分享本人上年在奧地利的葡萄酒大賽(Austrian Wine Competition)中擔任評委和旅遊的經歷。
由墨爾本出發,在星加坡轉機,最後到達德國慕尼黑國際機場,接近三十小時的航程,幾乎沒有睡過,全程看電影,抵步後有點腳步浮浮。拿了行李後便隨便在機場大堂的咖啡店,叫了杯咖啡和Pretzel, 等待隨行的友人到步。這杯咖啡味道一般,相比墨爾本的高水準咖啡有一段距離,而價錢一點也不便宜,要兩塊半歐元。一杯本地啤酒只是兩歐元,如不是精神不振,我一定會學當地人一般,喝啤酒,食 Pretzel和大肉腸做早餐。
到達入住的酒店後已差不多是午飯時間,休息一會後,眾人便步行到市中心"搵食"。其中一位隨行的友人說來到德國一定要食著名的德國豬手。一行四人便在街上到處逛逛,隨便找間像樣的,有英文菜單,而菜單上有豬手的餐廳用膳。行了不久便找到這間乎合以上條件,餐室內的裝橫古典,沒有遊客,名叫Hochreiter Steirer am Markt 的餐廳用午膳。在德國,啤酒比水便宜,就像中國人的例湯一樣,在餸菜未到之際,先來幾杯。豬手煮得不過不失,肉汁鮮美,豬皮亦焗得相當香脆,只是肉質不夠鬆化。但啤酒實在相當不錯,而且五百亳升都不需四歐元,眾人喝得相當痛快。
午飯後,帶著微醉的身體,在附近的市集和市中心逛逛,發現亞洲遊客不多,與米蘭和巴黎這些大城市十分不同,大型百貨公司內
亦未有講普通話的接待員,銀聯的商標亦未普及,相當與世無爭。當然,小接觸中國人,難免在待客態度上小了點殷勤和笑容,但亦未遇到上年在法國里昂Paul Bocuse 和其他餐廳西口西面的待遇。
邊行邊看,發現了一所很特別的麵包店,它的包不是焗的,是用油炸的,就像廣東的油炸鬼(油條)或 Donut 一樣,在外面灑上沙糖。有一位剛路過的老婆婆用簡單的英語解釋,這是慕尼黑傳統包點叫做 Schmalznudeln 而這店 Cafe Frilehhut 是相當有名的。既然來到,不妨試試吧。
走進店內,每張檯都已坐滿了人,為有站著等待一下。餐廳內的空間不多,只能在檯和匆忙的待應生之間左閃右避,有點像香港以前在茶樓等位一樣。坐下後,點了咖啡和幾款Schmalznudeln。包子炸得十分鬆脆亦不油膩,而且香味十足,但味道卻十分普通。值得一試,但不需回味。
晚飯時間到了,但午飯的那隻豬手還未完全消化,所以各人都只是在麵包店買了些包,而我就在超市內買飲品。五百毫升的啤酒只需一歐元,比香港屈人寺礦泉水還便宜,正所謂 “Save water, drink more beer",水資源是很寶貴的,還是飲啤酒吧。